第一卷 第167章 曹氏乡约-《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第(2/3)页

    尤其擅长从古籍中提炼治理之道。

    尚未到上课时间,私塾里只有柳书明一个人整理经书。

    见曹德来了,柳书明语气玩味地说道:“员外一大早来过来,应该是有要紧事商议吧?”

    “确实有件关乎全村的大事,想请柳先生出出主意。”

    曹德开门见山。

    青石村的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人,各路能人也有了一批。

    眼下,曹德想把村里的事分一分。

    军事训练交给曹忠,专职负责保安队。

    农业和工坊等事情,交给石木匠,李皮匠,石小勇,鲁源负责。

    至于开垦荒地,组织耕种,这方面的人选需要集思广益。

    医疗已经先一步交给秦川负责。

    花了一盏茶的时间,柳书明大致读懂了曹德的想法。

    想法新颖实用,直接推行也容易遭人非议。

    从古至今,任何新生事物都难免被斥为离经叛道。

    而且曹德将各项工作分摊下去,每一块都有专人负责。

    这和官府的六房,朝廷的六部结构相同。

    无外乎是吏户礼,兵刑工。

    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周边豪强的猜忌和构陷。

    柳书明呵呵一笑,拊掌道:“不如托古改制,借周礼之名行推行。”

    “托古改制?”

    曹德下意识道:“什么意思?”

    随即,柳书明揭开谜底。

    公羊儒讲究通经致用,不拘泥于经文表面。

    借古礼之名,行当下之实。

    “周礼有完善的官制体系,如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掌其责,正好能对应你说的各项事务,朝廷六部的六位尚书,私下也常被人称为天官,地官。”

    柳书明侃侃而谈,订立规矩的本领展露无遗。

    军正,农正,工正,医正,仓正。

    简单明了。

    乡亲们一听就懂,既保留了古礼的框架。

    又贴合实际,避免被人说成是离经叛道。

    “妙!”

    曹德忍不住赞道:“这些正之上还需要一个统筹协调的人,柳先生博学多闻,不如由你担任大先生,总领这些事务,帮我制定规矩,你意下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