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工院小会议室内,孙承宗依然坐在首席,他捧着茶碗,眉头紧皱,对于其他人都感兴趣的新鲜荔枝,他看到没有看一眼。 他非常不习惯会议室这个地方,对于小皇帝还在北京时的天工院会议,他只参加过一次防汛会议。 以往,他们都是在内阁商量好结果,几个阁老通报皇帝一声,皇帝一般就算有想法也反应不过来,所谓的听取意见,全是随阁老们怎么说。 朱慈炅的议事,改变了这个传统,表面上皇帝提出议题,召集相关人员一起协商,坐而论道。但讨论时,皇帝是全程参与的,一些反对意见,内阁也压不住,避不开了。 朱慈炅不再是只知道结论,而是参与决策过程。因为有他的存在,即便他一言不发,得出的最后结论也没人能提前控制。 坐在孙承宗对面的刘一燝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决策方式,甚至都不做准备,还在跟天工院一个小官孙三才边剥荔枝边闲聊什么十品官制。 孙三才还很高兴刘阁老能指点他,却不知道刘一燝已经通过他大概猜测出了朱慈炅取消科举后续的行动。不愧是老夫指点过的小妖皇,这是要准备舆论先行了。 刘一燝得知召集的是礼部官员后,也大概猜测出这次会议的主题,大约是要礼部制定南直现有童生秀才举人的具体管理措施,也可能是要重修南直明年县试的规制。 唉,小皇帝这么雷厉风行的,内阁是真的越来越难了。 王铎引导礼部三位官员进入,互相间打了招呼,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孔贞运已经知道了皇帝废除科举的决定,他们都以为是讨论这事。 品尝荔枝的同时,钱象坤还请教身边徐光启,能不能打消小皇帝这个疯狂的决定。 徐光启当然知道小皇帝可能是一时激奋的决定,但按照朱慈炅的脾气,要撤回来也几乎不可能。 除非来宗道在南京,来宗道也不认可这个决定,然后舍得下面子天天堵小皇帝,分析厉害,才有可能改变。 现在南京这三位,没可能的。刘一燝之前或许可以,但现在,老徐也感觉到小皇帝对他若有若无的疏远了。 徐光启其实也对闭目养神,不怒自威的孙次辅心中有些怨言的。 你以为小皇帝听不出来你的潜台词,小娃娃叛逆着呢,他最反感的恐怕就是所谓祖制,你居然还用祖制隐隐威胁,真以人家年纪小就是善茬。 唉,你们都没有见过广济仓外面的京观。人老了,最近天天就做噩梦啊。 对面的刘阁老还在将孙三才介绍给孔尚书和林侍郎认识,把孙三才激动得对刘阁老都有些感恩戴德。 孙三才在天工院资历最浅,他甚至都和礼部没有过接触,对礼部三人都恭敬得很,客套话不断,还亲自给孔尚书剥荔枝。 而天工院的临时总召王铎,低头交代了李世熊几句,就直接跟通道的值岗太监说话了,连阁老都不带理会的。他虽然让朱慈炅觉得弱鸡,但安排会议这种事,还是能信手拈来的。 王铎通传没多久,朱慈炅就来了,手中还拿着王坤带回来这次四教祝寿名单。众臣起身施礼,跟在朱慈炅身后谭进仔细数了下人数。 第(1/3)页